当前位置:首页 > 大咖说车 >

“价格战”这件事,牵出了多少江湖恩怨?

“价格战”这件事,牵出了多少江湖恩怨?

发表于 2023-03-22 汽车产业观察网 责任编辑:刘慧

1985年,广州羊城汽车厂与法国标致汽车共同出资,在广州市黄埔区成立了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

广州标致也成为全中国第三家中外合资车企(前两家分别为1983年的北京吉普和1984年的上海大众)。

1989年9月,三厢版的标致505 SX轿车在广州开始组装生产。这款车的问世也让广州标致达到了顶峰。

1991年,标致505已经销售了将近两千台。

之后的故事,想必很多人也有耳闻:广州标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90年代黯淡收场,最终与东风合资开启了跌跌撞撞的中国之路。

广州标致只是法系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特立独行,启蒙了一代人的法系情怀,却因为自己高傲的性格错失了在合资发展中攫取更多的红利。

2023年,法系以“掀桌子”价格自爆的行为,吸引了全国汽车用户的眼球。

“卖脱销,全国奔赴武汉抢车”,这些场景比比皆是,应证了一句名言:

没有卖不出的车,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多年以后,如果有人复盘这场“踩踏式”的燃油车降价战争,其导火线必然为:

东风汽车,先动的手。

3月初,东风集团旗下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风神、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等多个合资和自主品牌,突然集体宣布“限时政企补贴”。

涵盖范围之广、降价力度之大,给人一种江南皮革厂“清仓大甩卖、最后三天半”的感觉。

话说,东风的降价决心不可谓不坚决。

比如,东风雪铁龙C6直降9万,打了骨折;而原价11.39万的雪铁龙C3-XR,降价后只需5.6万,这意味着花五菱宏光MINI EV的钱,买了一辆有模有样的小型SUV。

以至于过去被网友吐槽的“法系反人类设计”,现在也改口成了“别具一格的法式浪漫”。有网友开玩笑,听说法国人都连夜飞武汉买法系车雪铁龙。

还有人表示,雪铁龙C6降价9万,卖12万的C6没必要讨论产品力了吧,再者说买法系车的人不需要被教育吧?

总之一句话,真香。

一直以来,法系车在中国只有两种车,“卖不掉的”和“不引进的”。

价格就像是催化剂,加大剂量就能加快反应速度,就像纳被扔入水中,即刻就能产生剧烈的爆炸。上险数据显示,2023年第10周(3月6日至3月12日),湖北省的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风神车型销量均出现成倍增长。

另一边,对于一直被网友心心念念的瓦罐标致308SW、508SW,以及力压特斯拉model 3的标致208,神龙官方一直以来的态度就是:

“不引进!”

毕竟,“你买我推荐、我买我不买”的市场错判,已经多次在中国车市上演,比如新一代的斯巴鲁BRZ、丰田的supra,都因过于乐观被中国消费者教育了一番。

神龙汽车背后的中法股东是清醒的,价格战也是有效的。价格战就是一个“铁轨思想实验”,跟你可能还有机会,不跟就肯定被淘汰。

化用《我不是药神》里的一句台词,“神龙汽车刚过而立之年,他只想活,他有什么罪?”

东风也想活,毕竟他是撑起武汉“东方底特律”的最后一片天。

一方缺车,八方支援。

武汉在前台卖车,全国的库存直接清掉。

有人说,C6是破局者,油车时代将要终结。一款车的魔力,或者真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已经有超过30家车企轮番降价,最高降价已经超过了10万元。

这,可能是中国车市第一次由降价引发的血案。市场主流凡是带发动机的车型,几乎都被卷入其中。

东风降完长安降,长安降完奇瑞降,奇瑞降完吉利降,吉利降完大众降。

中国车市正在上演一场“价格萝卜蹲”。

《财经汽车》对此的评价是,史无前例的汽车价格战。

或者说,这不只是一场燃油车的价格革命,更是“自己革自己”的命。

长安阿维塔科技副总裁和首席营销官李鹏程感慨道,“合资燃油车市场,犹如一群人聚餐,心态最好、酒量最好又没喝多的人,最先撒了酒疯掀了桌子。”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场价格战的发起者居然是特斯拉。

2022年10月开始,特斯拉多次下调国产Model 3和Model Y的官方指导价;2023开年,再次大幅降价2.9万元-4.8万元。

随后,小鹏、问界、零跑等多个新能源车企渐次跟降。3月初,这股降价的动力终于传导到了燃油车市场。

“先降带后降,后降没市场”。

拉长这个降价周期,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打响价格战的特斯拉,还是跟进的问界、小鹏,销量都没有取得预期长效的结果。

有数据显示:在湖北省以外,多省的汽车市场都陷入了停滞、负增长的境地。降价可以促进意向客户下单,但也让更多的潜在客户处于摇摆、观望的阶段。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买车的客户不够用了”。

后疫情时代,快消、餐饮这种市场可以快速恢复,朋友圈内每天都有吃饭排队的吐槽。而汽车作为大宗消费的代表,卖不动、不想买已经成为买卖双方的真实写照。

中国车市正处于燃油车、新能源车快速融合、切换的关键时期。

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汽车品牌寥寥无几,捷达、桑塔纳、富康三款车型直接将当时的国内汽车市场“三分天下”。而这三款车,被后人亲切的叫做“老三样”。

21世纪初,别克凯越、现代伊兰特、马自达福美来“新三样”的崛起,触发了中国车市的第一次价格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中国车市,随后又触发了中国车市的第二次价格战。

可以看出,中国车市的每次价格战无非是产品之争、市场之争。

这一次也不例外。

只是,在2023年的中国车市,中国消费者都成熟了。

新能源车的增速不可能永远保持百分之几十的增长,就像价格战不可能一直持续一样。两大市场,必有一场厮杀。

具体的结果,或许还得等到年中才能见分晓。

价格战中,总有一些想独立于市场之外的“看客们”。

他们不想参与,也不想被波及。

比如,保时捷、奥迪、蔚来已经官方宣布不降价;理想、哪吒推出了90天保价承诺。

对于这些车企而言,“价格战”营销的意义或许要大于市场的意义。

市场的情绪是会滋生波及的,即便是价格一直坚挺的理想,L8的价格即便在发布报价承诺后,依旧在一些渠道APP端出现了不合拍的下降。

当然,还有问题至关重要,90天内可以保证不降价,90天之后呢?

生逢于蝇营乱市,谁能独善其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