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咖说车 >

马自达的强烈个性让它注定小众,但也乐于小众

马自达的强烈个性让它注定小众,但也乐于小众

发表于 2022-07-21 汽车产业观察网 责任编辑:刘慧

文/土木

马自达对于造车的一个态度,就像一个与世无争、偏执的理工男。对于主流消费需求的如配置、空间、舒适性等方面马自达从来都是一带而过,销量好坏无所谓,只要这辆车是符合自己心中那个标准,就得造下去。

大众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它从很早以前就知道了中国消费者要的是大而全,不是小而美的车,后来进入中国市场的车企品牌也都跟进了这一原则。

但马自达从进入中国以来就专注在“小而美”这个细分领域,不打价格战,不讨好消费者,不对市场妥协。把“小众”刻在了骨子里。

中国市场也对马自达的“愿景”给予了回应,自2017年达到巅峰31万辆后,马自达销量连年下滑,今年南北马自达合并后销量趋于稳定,但15万的年销量仍将成为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按照这趋势来看,马自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跌破1%。

小众是马自达自己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在此之前借钱扩大销售规模的马自达负债累累,在这种情况下,马自达推出了将其从危机中解救出来的第一代DEMIO(1996–2002年)。

但在1995年左右,日元汇率太高,1美元相当于70多日元。这严重影响了日系车企的出口销量。马自达为了保销量,不得不降价,降价就意味产品质量的下降。而在日本本土,马自达也加大了宣传力度。于是质量差、廉价等标签严重地影响了马自达的品牌形象。

至此,马自达正式确立了公司的发展目标:产品销量只占全世界市场份额的2%,就做一家“小公司”。从盲目扩张规模以至于差点破产,到不以小为耻,全力为用户提供操控和驾驶乐趣,马自达开始乐于小众。

做汽车市场的一朵奇葩

一个合资品牌想要在中国市场成功,一般都遵循着三个原则。

1、车海战术

头部的几个合资品牌,哪个不是从小型车到大中型轿车,再到各种尺寸的SUV车型全覆盖,如果不够,还有旅行车、MPV来凑。消费者选择多,自然卖得多;再看马自达,目前仅有7款车型在售,说不上没有选择,但注定卖不过别人。

2、特供加大加长

其他品牌进入中国都迅速地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核心需求:空间,为中国提供的车型都是空间又大又便宜;马自达本就在空间方面表现奇差,唯一特供车CX-4还是走高颜值小空间路线。

3、降价打折

任何一个合资品牌,不论是豪华路线还是亲民路线,销量好的时候就加价,销量不好就打折促销,反正总有办法卖出去;但马自达从进入中国以来就几乎没有什么折扣,不加价也不降价,价格永远坚挺。

马自达的优点也很明确,极具设计感的外形和人人都说好的操控。但在中国市场,这两点可以让马自达“叫好”,但注定“不叫座”,因为中国消费者买车一定是家庭需求排在首位,在空间和舒适性方面有缺陷的马自达是难以打开局面的。

但也正是这种强烈的个性让马自达拥有了一群忠诚的拥趸,让这个“小众”得以维持。

转型是必然,但精神不改

近几年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马自达也不得不开始为转型做准备,2030年将会进行一次重大转型,针对五大核心市场推出全新的混动车型,同时全新的纯电动车型也将会登陆市场。

也就是说,大概率马自达将会在未来放弃内燃机。但放弃内燃机并不等于放弃运动的精神,未来在混动、纯电车型布局架构时,运动与激情也依然是马自达的精神核心。

中国乃至全球市场都需要马自达这种有个性、有追求的车企,但只有活下去才能保住这份精神信仰,保住那仅剩的“小众”。

写在最后:

乐于小众的马自达坚持着自己的坚持,不曾改变的自吸、不妥协的空间、对魂动设计的痴狂、对驾控的完美诠释。当下有个性、有追求的主机厂已经越来越少,让其他一切设计都让位于人马合一的极致驾控更显得难能可贵。即使未来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有一些妥协,但只要马自达的精神不改,就依然是汹涌浪潮中的那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