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新能源车发力使用侧: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加快推广换电

新能源车发力使用侧: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加快推广换电

发表于 2023-08-01 汽车产业观察网 责任编辑:刘慧

今年6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近六成、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超三成,众车企从供给侧持续助推国内汽车消费。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显示,通过“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研究对充电基础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等,扩大汽车消费。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多次提出加快和优化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从使用侧加速破解新能源汽车痛点。

桩车赛跑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量144.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35.1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109.1万台,同比上升18.6%。截至今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665.2万台,同比增长69.8%。对比新能源汽车374.7万辆的销量,上半年桩车增量比为1∶2.6。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相关人士表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尽管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追平新能源汽车增量,但随着新能源车主的使用场景逐渐多元化,长距离出行和出游时仍不时出现新能源汽车充电排队“长龙”、充电难等问题。一位新能源车网约车司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如果接到从市里去外省或者村镇的长途订单,就会比较犹豫,主要是怕充电设施不好找,导致返程时电量跟不上。”

对此,《措施》中提出,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郭胜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为重点,按照“适度超前”原则,进一步优化完善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努力形成“固定设施为主体,移动设施为补充,重要节点全覆盖,运行维护服务好,群众出行有保障”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事实上,“适度超前”建桩并非首次提出。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到2030年,要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充换电基础设施的普及,对燃油车消费向更为节能环保的电动车消费转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蔚来汽车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蔚来一直致力于充换电设施建设,高速及公路沿线充换电设施也是蔚来的建设重点。

换电标准先行

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能辅助方式的换电技术,《措施》提出,要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有效满足居民出行充换电需求。业内人士表示,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如何解决标准化问题成为关键。

目前,包括蔚来、北汽、上汽、长安、一汽奔腾等车企均已推出换电车型。然而,车企纷纷闯入换电赛道下,标准不统一导致换电站兼容能力低、同一点位重复建站等,成为制约换电规模化效应的难题之一。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换电模式盈利的关键在于规模化推广,但由于电池包不统一、底盘平台不统一,换电站、电池不能通用,标准化很难推进,这意味着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

其实,企业也开始抢占换电技术话语权。此前,宁德时代推出的EVOGO巧克力换电块,可以适用于从A00级到B级、C级的乘用车及物流车;上汽集团则推出“魔方”电池,也是一种标准化的动力电池系统,被认为是为推进其换电模式做铺垫。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如果标准化达成,将带动换电模式大规模推广普及,消费者初始购车成本将大幅降低。

据了解,换电标准化已被提上日程。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研究编制换电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换电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标准统一。”此前,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中提出,要持续推动换电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制定,增强兼容性、通用性。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公共领域车辆换电模式试点,支持城市公交场站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政策引导的同时,实现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化,行业协会也正与各车企进行沟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表示,目前联盟已给出未来动力电池规格尺寸工作的方向目标。下一步,创新联盟将整合各企业代表意见,与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进一步沟通,提出动力电池推荐规格尺寸,从而促进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降低充电成本

除提速基础设施布局外,如何进一步降低充电支出成本,成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重要一环。

相比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的一大优势在于较低的充电成本。不过,近日有不少网友表示,郑州市域几乎各品牌新能源充电站均迎来涨价。此外,有消息称,不仅郑州,上海、青岛、重庆等也出现充电桩使用费上涨情况,部分地区高峰时段涨幅达87%。

对此,能链研究院方面表示,本次涨价主要由三大因素叠加推动,分别为电价政策调整、部分运营商上调服务费以及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各地分时电价调整。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6月1日起实行新电价方案。《通知》中明确,新电价方案将用户用电价格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及工商业用电(除执行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以外的用电)三类,大型充电站的用电被划归到了工业用电中。区别于民用电和农业用电,工业用电的价格较高。

“充电站是典型的能源密集型行业。”能链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长期看,随着配置120千瓦以上的大功率充电桩,充电站用电容量往往在315千伏安及以上。虽然该调整短期对存量的充电站影响不大,但新建充电站将走入“两部制”通道。根据《第三监管周期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及有关事项的通知》,系统运行费用、上网环节线损费用为新增的单列概念,其中系统运行费用包括辅助服务费、抽水蓄能容量电费等,上网环节线损费用则随风电、光伏、储能等大量进入市场,能更有效地反映购电价格的波动情况。因此,这两个变量,既反映电价结构,让用户侧分摊成本,同时也决定工商业电价的波动增大,进而影响一些充电站的充电价格。

不仅如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由于今年多省市持续高温天气,夏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约13.7亿千瓦,预计同比增加8000万千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这会导致部分省市开展应急跨省购电而出现损益,损益会逐月由工商业用户承担,直接推高电力市场的交易价格。能链研究院方面表示,分时电价的调整是另外一个因季节而变动的重要因素,充电站属工商业用户,执行最新分时电价政策,电价随之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多地公共充电桩价格上涨引发热议。有网友担忧表示:“充电费用如果继续上涨,会不会超过燃油车的加油成本?”对此,能链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充电站的充电价格是由电价和服务费两部分组成。电价本来就应该是弹性的,电力作为一种商品,价格必然随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动态调整。”

事实上,对于优化充电成本,《措施》中提到,要推动居住区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并执行居民电价,研究对充电基础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此外,《消费的若干措施》也提出,要鼓励充换电设施运营商阶段性降低充电服务费,鼓励地方对城市公交车辆充电给予优惠。到2030年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