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资讯 >

本田和索尼“联姻”,是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本田和索尼“联姻”,是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发表于 2022-06-17 汽车产业观察网 责任编辑:刘慧

从今年3月4日达成基本合作,到6月16日正式签署合资协议,仅用了3个多月时间,本田和索尼的合资合作已正式落地。本田和索尼“联姻”,是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回顾本田和索尼“联姻”的历程。

今年3月4日,本田和索尼签署战略合作“基本”协议书,其实对于这个协议书市场反馈一般,因为不少车企与其他企业都有类似合作意向,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类似是一种意向协议,包括联合开发协议和合资协议还需要进一步协商。

对于协议能否落地,不少人持怀疑的态度。直到6月16日,双方正式签署了成立旨在销售高附加值纯电动汽车 (EV) 并提供移动出行服务的新公司的合资协议,标志着双方正式达成合作。

从双方正式合资协议来看,双方将于2022年也就是今年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出资100亿日元各占50%,新公司致力于研发EV车型,预计瞄准高端电动车,索尼将赋予新车智能属性,将于2025年开始,新公司还将提供移动出行服务。

从双方声明来看,新公司将发挥双方的优势进行融合,Honda主要致力于汽车制造,汽车研发能力、车身制造技术和售后服务管理经验;而索尼致力于在影像传感、通信、网络和各种娱乐技术的开发和运营成果进行优势。

看起来,对于双方来说,新公司是一种强强联合的合作。从3月份合作内容来看,新合资公司预计采取“轻资产”模式,预计将负责规划、设计、开发和销售电动汽车,但不拥有和运营生产设施。轻资产运营模式,是造车新势力采取的经营理念,轻装上阵、重视产品运营。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对于本田和索尼的“联姻”,有人说是双方强强联合,其实更像是“抱团取暖”,共同研发共度难关。

按照本田汽车全面电动化“三步走”战略,2030年计划在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份额达到40%,2035年达到80%,直到2040年才100%实现电动化转型。可见,对于本田汽车来说,电动化战略任重而道远。本田汽车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优势明显,转到纯电动赛道之后,本田开始着力于混动车型,对于EV车型已是落后一个身位。虽然推出了电动品牌e:N,市场反馈效果比较一般,一个突出的短板就是智能化不足。

目前,智能化和电动化是新能源市场的主要推动力,在EV技术没有绝对优势的背景下,弥足“智能化”短板就成为当务之急。索尼对于造车非常热心,对于汽车的兴趣可以追溯到60、70年代,之前已有不少尝试。

在2022年CES展上,索尼集团宣布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设立负责纯电动汽车部门,并发布了一款名为“VISION-S02”SUV概念车,是一辆全尺寸纯电SUV车型,配备前后双电机组成的四驱系统,最大功率为400KW,0-100公里加速4.8秒。

本田在电动技术上的专注,市场普遍认为应不会让人失望,但是在智能化赛道却是落后不止一个身位,智能化和电动化齐头并进的话,对于资金的压力可想而知。对于索尼来说,不仅有自动驾驶技术的积累,还有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经营,但是汽车制造是短板,所以双方是一拍即合。

对于本田和索尼来说,双方一起研发的好处就是,成本分摊和风险共担,不少汽车巨头都有合纵联合。不过,到2025年时,新能源汽车比重将达到25%左右,可以说迅速上升期已经失去了。两者合作的新车面对高价值车型,就会面向消费升级的用户需求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