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资讯 >

销量下跌,转型失利,一汽丰田困境下仍需检视

销量下跌,转型失利,一汽丰田困境下仍需检视

发表于 2023-12-14 汽车产业观察网 责任编辑:刘慧

引用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2022年对于丰田汽车的意义:尽管这一年可能是丰田在过去十年中表现最为低迷的一年,但它也可能是接下来十年里最为闪耀的起点。

这种“低迷”的情况主要体现在销量上。据统计,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经历了近十年来的首次下滑,总销量为194.06万台,相比2021年下降了0.2%。而在两大合资公司的表现上,差异尤为明显:广汽丰田尽管面临困难,但依然交出了100.5万台的销售成绩,基本稳住了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根基;而一汽丰田则表现较为掩饰,通过简单计算可以发现,其2022年的销量为75.17万台,较2021年的86万台下跌了12.7%。

从这个角度看,一汽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进一步分析,一汽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挑战也与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新能源汽车的兴起。

被迫转型,首战“边缘化”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零售量高达673.6万辆,同比增长了34%。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了大约30%。而在全球范围内,尽管今年上半年整体汽车销量下降了6%,新能源车的销量却逆市增长了66%。这一趋势清晰地表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而一汽丰田也深知新能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对于像一汽丰田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转型并非易事,但并不意味着彻底放弃。

产品面上,2022年12月,一汽丰田在其1000万用户达成庆典上宣布了其中型纯电动轿车bZ3的预售价格区间为18.98-21.98万元。但是,当我们回顾这个价格以及产品力时,对比中国市场同价位的本土品牌车型,在配置和智能化方面,bZ3似乎差强人意,并未形成有力的差异化竞争。而作为一汽丰田适应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关键车型,bZ3似乎还未完全摆脱丰田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品牌自信,而这种自信边缘化了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bZ3与比亚迪的合作,主要在电池和电机方面,使得这款车更像是一款为中国市场特别设计的车型,但在科技配置和内饰豪华度上,它仍保持着丰田的传统风格。相比之下,比亚迪的海豹和汉车型在多个方面都显示出了明显优势。此外,消费者对bZ3的一些诟病也不容忽视,例如实际续航能力不足,内饰材料和设计欠佳。正是这种介于两者之间的设计和定位,使得bZ3自推出以来在市场上的存在感相对较弱。

市场不利,屠刀挥向经销商

一汽丰田近期的转型尝试似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为了缓解经销商面临的库存和资金压力,一汽丰田采取了减少产量的策略。根据公司的最新规划,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工厂产量将会有所下调。具体来说,2023年12月的产量计划调整为6.6万辆,而2024年1月和2月的产量则分别下调至6万辆和3.8万辆。这一策略的实施,旨在帮助缓解经销商的经营压力,改善其库存状况。

与此同时,网络上流传的一份由经销商联合向一汽丰田发起的倡议书,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倡议书针对一汽丰田的配车策略提出了批评,认为其严重违反市场规律,并未充分考虑经销商的实际情况。倡议书中还提到,一汽丰田在经销商年度车辆分配上存在问题,以及公司高管在视察过程中存在过度消费的情况。更严重的是,倡议书指责一汽丰田以大客户名义进行低价倾销,进一步加剧了经销商的困境。这些问题的公开化,表明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已经紧张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

电动EV:

一汽丰田,自成立以来,虽然在集团整体战略布局的框架内运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品牌发展上没有机会避免一些挑战。特别是在产品质量方面,其主要销售车型稳居投诉榜前十,这显然是有机会被避免的。在这方面,通过提供更细致的售后服务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以bZ3为例,这款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车型,作为寄予厚望的新产品,确实可以在诚意和用心上再加强。此外,今年江西南昌的4S店事件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例子。

当然,一汽丰田在新能源转型方面的滞后虽然是一个因素,但却不应该是问题的全部。一个成熟的汽车制造商应该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声音,并在可改变的方面做出努力。这包括但不限于提升产品质量、改进售后服务、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创新,以及在新能源领域加快步伐。

在产品创新方面,一汽丰田可以更多地关注环保和新能源技术。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因此,一汽丰田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不仅是市场的需求,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