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资讯 >

不乐观是当下合资品牌的通病

不乐观是当下合资品牌的通病

发表于 2023-10-25 汽车产业观察网 责任编辑:刘慧

“合资品牌的颓败

其实这几年,东风和广汽有够倒霉的。

过去受合资合作所带来的“红气”早已消耗殆尽,似乎除了感激之外,如今广汽和东风的合资品牌们正在以肉眼可见的衰败之势和中国市场说再见。

我们希望最后是体面的。

被传闻多日的“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终究成真。

接二连三的报道开始了。

“广汽三菱三方股东谈判接近尾声,广汽三菱湖南长沙工厂将由广汽埃安接手,工厂超1100位员工将与广汽埃安签署合同。”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最为担心的工人就业问题,工厂闲置问题用最妥善的方式处理了。

坊间还传出,从去年开始广汽三菱长沙工厂已经停工停产,但工资照发,工人们对于三菱的这番仁义道德都表示感谢,而如今又可以无缝连接到广汽埃安。

到明年4年,工厂翻新,设备进厂,三菱汽车的故事也将在中国的土地上画上一个句号。

销量少,规模效益低,成本高

终究该放弃的还是要放弃,这不是失败,而是退而求其次。

对于东风而言如此。

上半年,我去了一趟武汉,对那座英雄之城的记忆几乎还停留在长江大桥,伫立在长江边高大的黄鹤楼以及那碗著名的热干面。

可对于这座九省通衢的武汉而言,汽车工业的加速并没有他们预期那么顺畅。

过去给予东风汽车的荣光在一个时刻内突然消失了,而夸张的是东风集团近乎是自主品牌中拥有最多合资品牌的车企。

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起亚、东风本田、东风日产、郑州日产、纳智捷、东风雷诺等,从法系到日系,到韩系。

在网端统计的数据中,东风集团旗下14家汽车类公司,与合资有关的就占比超过一半。

如果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销量不及,可想而知,东风该有多慌。

而事实也是如此,在到访武汉的那几天,随意打车在路上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于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高,零星的比亚迪、理想、蔚来,其余的都是法系和日系车。

司机告诉我,“在武汉买车,几乎都是燃油,现在慢慢才开始接触到新能源车”,他还建议我去江边的比亚迪体验店看看,他上周刚去,比亚迪的新能源车让他又惊又喜,再回头看看自己的标致。

不是不想换,是目前没实力。

我去了那家传闻中全国最大的单体比亚迪体验店,一座6层楼的建筑物,与国际一线大牌做邻居。

比亚迪的销量顾问告诉我,他们来武汉,就是要“领导”这座城,让他们知道新能源车。

好狂妄的口气,但如今的比亚迪可以。

月销破20万+的比亚迪,如日中天。

对于武汉,比亚迪是如何考量的,我有些感同身受了,与其和沿海一线和友军正面PK,还不如深入内陆门户的第一省,改变他们的用车习惯。

而无疑,武汉是个绝佳的试验场。

但聊起东风,那些为数不懂和我聊起东风的本地人,都会叹气,什么不够争气,自己没创造力,看不到希望等等的用词可以一股脑儿的都给你上。

想一想,如果当地人对一家企业如此沮丧,那他真的病了。

相近的事情还发生在广汽。

一位朋友在南沙买了房子,说是当年听到小道消息称,广汽丰田在这里建厂,这边的环境和设施都会该动起来。

在愿景里,南沙会变成一个崭新的属于广州的新城,我朋友信了。

这个距离城区很远的南沙地区,地区够新,但似乎也没有真正的起来,朋友有些沮丧,如今偶尔看见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的销量数据,更是来气。

今年前三季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的销量分别为43.58万辆和68.58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3.93%和10.33%。

加上广州城区路上跑的几乎都在埃安品牌,用朋友的话说,“即便不懂车,也知道广汽在撑谁啦。”

是的,广汽集团的双子星战略中,只有两个品牌,传祺和埃安。

在广汽集团的半年报中,出现过一个词语,“增收不增利”。

与去年同期的6.17%的毛利率、12%的净利率相比明显下滑,今年广汽集团的利润率被不少人解读为“危机感”。

很显然广汽集团并不乐观。

承认合资品牌越来越难,就是承认当下他们没有良策。

但这是事实。

而在这个事实中,又何止是广汽和东风,但凡拥有合资品牌的车企都在面临着极具艰难的转型路。

上汽集团、长安集团他们的合资业务也多半萎靡不振。只是在他们之间,东风和广汽站在了最为明显的位置,只能忍受众人的口诛笔伐。

曾经大卖的广汽菲克也在去年申请破产重组,广汽三菱也是资不抵债,正在退出中国市场。

前不久东风集团股份披露交易公告称,东风集团与神龙汽车签订《资产转让协议》。

哎,神龙也终于熬不住了。

根据协议条款,东风集团同意以人民币17.14亿元对价收购神龙汽车位于中国武汉和襄阳的特定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构筑物;同时,东风集团还与神龙公司达成租赁安排,东风集团将目标资产出租给神龙公司。

但东风重申,东风集团与Stellantis集团对神龙公司的治理模式保持不变,中法双方股比保持不变。

为了更好的利益,双方必然要走出一步,各让一步。

毕竟东风公司在今年4月正式开启“转型升级三年行动”,目标到2024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力品牌全新车型100%电动化;到2025年,东风自主乘用车与合资品牌的销量比例达到1:1,各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自主品牌的50%,占自主品牌乘用车的70%。

这宏伟的目标是东风集团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前辈车企必要的担当。

只不过,这份担当,也让东风在前路之上更多荆棘。

广汽也是如此,上半年广汽传祺实现产销18.18万辆和18.80万辆,同比增长7.27%和 8.97%;埃安品牌更不用说。

广汽已经立下誓言,达成“自主年产销100万辆的目标”,要做千亿广汽,这个目标,合资不在内,而告别或者暂别,也是迟早的事情。

与合资挥手再见的时间在每一个人的内心。

从数字上我们可以自主品牌的追赶,令合资品牌们大为震惊。

去年9月,自主品牌的批发量首次真正意义上地占据车市的半壁江山,市场份额为50.4%。而合资品牌中法系,日系的比例一降再降。

在面对车型和品牌时,消费者为什么会调转船头,接受自主品牌呢?

我以为无论是说车型、配置、市场还是服务,自主品牌其实赢在一个综合性。

去看看合资品牌的体验店到店感受,再去看看自主的们;去感受一下自主的车型,再去看看合资的们,虽然各有所爱,但如果同级别,我竟然会被自主的颜值和智能吸引。

纵使合资品牌主打一个性价比和耐用,但时代的年轮里,这些终究不能成为下单的根本原因了。

如果是,那奔驰新能源也不会被吐槽惨了,他可是奔驰呀,同样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并不欢迎。

观念的转变是惊人的,也是料想不到的。

但我们正在步步成真,这却是顶好的事情。

很快,合资品牌会有更多的淘汰赛,我们会惋惜,也会留恋,可终将时代的巨轮往前,盖过了过去一切的光辉。

就在发稿前夕,广汽三菱也终于落定。

经股东各方协商一致,拟对广汽三菱、广三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主要包括三方股东共同向广汽三菱及广三销售公司增加投入用于清偿债务,其中公司投入不超过其他两方股东投入总额:随后公司以1元对价受让广汽三菱、广三销售公司部分股权。

公司受让广汽三菱 50%股权后,将利用其现有核心资产,用于子公司广汽埃安的产能扩充,解诀产能瓶颈......

文|小花姐姐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