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咖说车 >

面对生存危机,蓝牌混动的机会在哪?增强驾控感/提升细节品质

面对生存危机,蓝牌混动的机会在哪?增强驾控感/提升细节品质

发表于 2023-03-27 10:53:54 责任编辑:刘慧

2023年的今天,蓝牌混动面对插混等绿牌混动时,可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蓝牌混动还有没有一丝生存缝隙呢?我觉得可以有。

蓝牌混动本来就存在着基础问题:

1,价格偏高

蓝牌混动的典型,之前是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品牌。因为电池的存在,以前会比燃油顶配车型的价格还高。丰田TNGA架构产品面市后,稍有好转,但价格偏高这一现象没有改变。

其实对大部分用户而言,混动省下来的油钱,跟买车时多花的车款,是差不多的。这方面算账的话,家庭用户选择混动的意义不是很大。

2,动力/驾控无明显提升

不管是丰田的THS,本田的i-MMD,还是日产的e-POWER,蓝牌混动技术更多是油耗方面表现亮眼。但对于动力、驾控的提升,并无明显促进作用。

本身技术的限制,像丰田的阿特金森发动机,小电机、小电池,既不能像涡轮增压那样给动力带来突变,甚至还会造成噪音更大、抖动更,明显等情况。

到了现在,绿牌插混带来了新的面貌:

1,在绿牌不限行等政策因素下,再加持上插混车型可油可电,出行焦虑是绿牌插混解决的第一大痛点。

2,绿牌插混有一定的基础纯电续航里程,大部分车主的日常通勤,可以使用纯电状态。而且有了大电池、大电机后,大部分绿牌插混车型可以带来纯电车型一般的加速快感。

电费相比油费的差价,完全是不同维度的概念。极低的电费成本,加速感受部分强烈的推背感,都具有很强的刺激力。

3,自主品牌的插混车型,解决了以前合资混动车型的最大难题:成本。现在自主品牌做到了基本油电同价,大量十几万价格区间的产品,可谓非常亲民。前段时间比亚迪推出的秦PLUS DM-i最低9.98万的指导价,彻底击穿家轿市场混动车型的底线。

不过,在蓝牌混动似乎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我觉得缝隙里,还可以有一丝光。

1,当下蓝牌混动的主力,仍是合资品牌车型。老牌车企们,在调校转向、悬架等方面的积累,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混动的介入,可以在当前严苛的排放法规下,弥补燃油发动机在起步、中低速状态下的不足。

以上两方面一结合,在具有良好的驾控感的同时,还省油,无疑是一大亮点。比如我们驾仕派自购长测的汉兰达,除开噪音、抖动、高原无力外,城市里面的操控、底盘表现,都还不错。平时6-7L/100km的油耗,让那么大的车,使用成本就像两厢小轿车一样。

还有刚刚上市的福特锐界L,2.0T发动机的混动,再加上福特的驾控水准,比之汉兰达的混动,更上层楼。如果去川西的话,我肯定是更愿意开一辆涡轮增压车型的。

继续增强驾控感,特别是用混动满足新法规的同时提升驾控品质,这是蓝牌混动最重要的机会。除了汉兰达、锐界L这样的大SUV变得更轻盈、更省油外,蓝牌混动轿车似乎也可以在加速感方面多做优化。当然,这些都需要架构、平台,乃至造车思路层面的转变。

当绿牌的基础需求过去后,面对换购或者增购车辆的用户,好的驾驶感受无疑更能打动人。坦率讲,目前自主品牌绿牌插混车型,在这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2,优化成本,提升细节质感太关键了。

以前的蓝牌混动就不多说了,就说现在。像汉兰达混动,思域混动,本来价格就高一点点,汉兰达混动内饰的大面积硬塑料,思域混动车门杯架没有打磨平整的毛边,这些做工、用料等细节品质,仍难以达到符合指导价的水准。

如何优化电机、电池带来的成本,亦或说,贵了就该有贵了的道理。这是蓝牌混动的品牌方,在当下终端市场激烈的竞争中,需要自己消化的问题。最佳是油、混价格一致。搞不定的话,内饰材料供应商能不能重新找找?

虽然难度有点大,但蓝牌混动要活下去,空间真的不多了。不然的话,砍掉蓝牌混动的产品线,全面插混化?选择不多啊。

3,用车体验虽见效慢,但可以值得一试。

除了电池的质保时间延长,现在汉兰达和陆放的电池质保政策都不相同,蓝牌混动是否还能有一些专属用车服务?这里面的思路,各家参考雷克萨斯、凯迪拉克即可,二线豪华品牌为了生存,想出了太多服务方面的办法。

用车体验的提升见效慢,但也是经过验证了的,是一条可实行的路子。这些服务可以直接跟自家的电车一起搞,摊低成本。

这里也建议各位购车时,去4S店售后看一看。目前,不同品牌的服务差距还是挺明显的。谁也不想回4S店保养时,看着不好的氛围,后悔当初为啥买这车。

驾仕总结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价值观。为更好的产品,付更多的钱,也是群众们愿意的。真诚的对待客户,总会有收获。蓝牌混动车型的品牌方,想清楚了最简单的原理,才能取得合理的收获。蓝牌混动,总归还是可以再发展若干年的。

关于蓝牌混动,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这里抛砖引玉。驾仕派的各位资深粉丝,欢迎留言发表你的意见。

文|吴剑

图|网络